红筹公司首次境内发债,恒大此举受资本市场高度关注,国内三家最大信用评级机构中诚信证评、大公国际、联合评级均给予此笔境内债最高信用等级AAA,同时三家机构亦都给予恒大主体最高信用等级AAA,评级展望为稳定。最新5月业绩更达167亿,创有史以来单月销售新高,基本面持续向好也让资本市场持续看好,国泰君安、海通证券、新加坡大华继显等近10家国内外龙头券商给予其买入或增持评级。

三信用评级机构一致看好恒大,首次齐亮AAA
作为国内最大、亦是最具权威性的三家信用评级机构,中诚信证评、大公国际、联合评级同时给予一家企业最高信用等级AAA,这在国内尚属首次。
AAA是全球所有评级机构能够给出的最高级别。主体信用评级AAA表明受评主体还债能力极强,基本不受经济环境影响;而债券信用评级AAA则表明债券信用质量极高,信用风险极低。
“能拿到AAA的企业少之又少,几乎全是央企巨头,比如中石油、国家电网、招商局、中信集团等,但一般也都只有一家评级机构认可给予,此次恒大可谓创造了中国企业信用评级的个案。”一位资深评级人士表示。
面对中外评级话语权之争,国内机构呼吁应获得支持与认可
无论中信、恒大、中海抑或其他优秀的中国龙头企业,虽普遍获得国内机构的认可,但在境外机构的评级却又较大差异,大多仅为平庸的“B字辈”,甚至沦落到C类评级。
2012年,恒大就遭香橼空袭,后香港证监会调查香橼,才还了恒大清白。今年5月,标普也给予恒大较低的B+评级,暗示恒大还本付息及遵守契约具风险。实际上,恒大不但从未违约,去年12月还动用自有资金一次性提前偿还了13.5亿美元的巨额债务。
同一家企业,为何国内外看法分歧甚至背道而驰?资深分析人士称,境外机构对中国企业评级偏低,客观上有不了解企业和评级标准僵化等因素;另一方面,主观上也有夸大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潜在风险的西方惯性思维,不排除成为海外做空机构帮凶的可能。
尽管如此,此次恒大依旧被国内三家机构一起看好,中诚信证评认为其具较强成本及风险监控管理能力,多元融资渠道提升财务弹性;大公国际认为其布局广泛均衡,具较强的适应和抗风险能力;联合评级则认为其销售多年持续增长,收入、利润、规模将进一步提升。
“此次国内三大机构齐予恒大AAA,可看作是与国外评级机构的话语权争夺战。更熟悉国内资本市场与企业状况的国内机构发出的声音,应该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支持。”业内人士指出。
负债率亦有争议,“减负”行动积极开展
公告显示,恒大此次发债的利率询价区间为4.3-5.8%。“内地投资者对恒大这类国内龙头企业的实力和潜力有着更清晰认知,故其内地融资成本相对较低。”分析人士表示,“但因为被境外机构误解,中国企业的境外债利率在一定程度上有被推高的成分。”
细究恒大基本面,从09年上市到2014年其各项核心数据年年稳增:销售额年均增长66.8%,净利润年均增长301.8%,核心净利润年均增长更高达810.3%。基本面良好促使恒大此次发债能取得这样的理想发行条件,不过在境外机构眼里,恒大一直被偏高的负债率困扰。当然,更多业内人士认为,恒大的负债率问题,其实被海外机构刻意放大了。
分析表明,恒大虽属高负债内房股,“但恒大举债是为了买地做大规模,累计已付土地款1956亿,待付土地款仅占总地价一成。”年报亦显示,截至去年底恒大账上现金595亿,可动用资金1105亿。
恒大也在为“减负”做努力,积极解决负债率问题。去年以自有资金提前偿债,今年又力推旗下多元产业分拆上市,以及实施资产轻资产战略。“此次发债也是用长债取代短债,用低息债取代高息债,降低偿债压力和融资成本。”研究报告指出。
国内三大机构齐亮AAA,与此同时券商力挺,恒大此次发债意义已非简单融资。它表明了中国资本市场实际比外界描述的更为成熟,看待企业的眼光更为客观,一个成熟健康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正在形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