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建企业排污权交易机制。湘江新区独辟蹊径,在全国率先成立环境资源交易所,敲响排污权交易第一锣。
六年来,湘江新区开展生态修复大小工程逾百个,投入资金130亿元。空气优良率由成立之初的87%提高到今天的95%。
独具匠心的生态机制,让成立刚刚六周年的新区,一举斩获“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”桂冠。
已经投入400多亿元,新建城市道路180余条,构架300平方公里新区道路框架的湘江新区,又在推行新区绿色出行规划,引地铁2号、3号、4号线入区。纵贯新城的地铁2号线西延线明年竣工通车;从设计源头抓起、建立步行优先的交通系统;景区配置自行车,环保电瓶车已铺开运行,公共自行车系统也在投入运行;60公里长的水上交通正在紧锣密鼓打造之中。
[延伸]
以产业载体集聚产业资源
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,更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本路径。9月,湖南省委常委、长株潭两型试验区工委书记、管委会主任张文雄在湘江新区调研时提出,要把湘江新区打造成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的“新地标”。
从区域数据分析,长沙房地产向城郊扩展的步伐在加快。2013年,四区县市新建商品房销售增速明显高于内五区,销售面积占比首次突破四成。
2013年,湘江新区范围内房地产开发呈高速增长态势。其中,岳麓区完成投资285.48亿元,增长40.5%;望城区完成投资105.37亿元,增幅高达72.8%。初步统计,2013年新区完成三成以上的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量,超过三成的新建商品房销售额,对全市房地产开发的支撑作用不可小视。
今年长沙限购刚刚解除时,河西又有了新的救市动作:自2014年8月1日起,至2015年12月31日止,凡在麓谷科技新城、梅溪湖国际新城、滨江商务新城、洋湖生态新城、大王山旅游度假区购买新建商品房,按照备案的购房合同登记的建筑面积,毛坯房每平米补助200元,精装房由长沙先导投资控股公司、梅溪湖投资(长沙)有限公司按照《关于促进片区加快成熟的若干措施》另行补助。
8月1日,湘江新区管委会还印发了《关于支持鼓励创新创业人才入驻的暂行规定》(下称《规定》)和《关于加快发展核心区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》(下称意见)两项通知。《规定》针对的是个人,在河西几大重点片区购房可以享受政府补贴,《意见》则是针对重点区域的现代服务业企业、项目和从业者,对购地自建商业楼宇的投资建设主体,提供专项资金奖励、税费优惠等。这些举措,都在加速高端人群和高端购买力向湘江新区的聚集。
生态、“两型”、畅行、科教文化、公共配套……一座在湖南最具国际化水平、科技创新、以人为本、生态宜居、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新城已经形成。